
深秋时节,谨防这几类秋季高发呼吸道疾病!
一场秋雨一场寒,阵阵秋雨为我们带来凉爽的同时,也带来了呼吸道疾病的隐患。天气冷暖多变,昼夜温差加大,加之人员的聚集和流动,近期包括病毒感染、支原体感染、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。秋季哪些……
阅读:18 次发布时间:2023/11/18 16:06:28

睡不醒、总犯困?缓解秋乏,你需要这些方法!
秋风一吹,吹来了浓浓的困意。最近很多粉丝朋友们都反馈,总觉得很困、很想睡觉,早晨起来也有怎么睡都睡不醒的感觉,这是怎么回事?都说“春困、秋乏、夏打盹”,秋天大多数人出现犯困的情况,基本都跟秋乏有关,并无大……
阅读:34 次发布时间:2023/11/18 16:06:28

立秋已至,石斛花、金银花、西洋参饮清热养阴又生津
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进入立秋后,但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,江浙天气仍然酷暑。立秋还在暑热时段,尚未出暑。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还有“秋后一伏”“秋老虎”之说,立秋后还有至少“一伏”的酷热天气。
……
阅读:15 次发布时间:2023/10/11 21:15:13

夏天湿气为何更重了?该如何调理呢?
中医认为“春生夏长”,夏季阳气进一步上升,人感觉会更舒服,比冷天更喜欢活动、胃口更佳,但杭城的气候仍以“湿”字当道,构成江浙一带夏季湿热的特点,直接影响人的胃口、精神状态。夏季为什么湿气会加重?该如何祛湿……
阅读:32 次发布时间:2023/10/11 21:15:13

夏天多流汗真的好吗?为什么中医养生不提倡“大汗淋漓”?
大暑刚过,天气实在炎热,一动就流汗,健身运动更会大汗淋漓。很多人觉得“多流汗能多排毒”,这种看法是真的吗?很多中医养生理论都不提倡“大汗”又是为什么呢?今天就趁着大暑刚过的机会,来跟大家分享关于“流汗”的……
阅读:19 次发布时间:2023/10/11 21:15:13

赶走陈年老寒湿,黄金三伏天一定要抓住!
祛寒湿,千万别大意!又到了阳气旺盛的“三伏天”,天气炎热,为了降暑大家会吃很多凉性食物,比如说绿豆汤、雪糕、凉拌菜等等...但是,凉性食物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负担,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进而滋生痰湿。再加上空……
阅读:16 次发布时间:2023/7/20 21:55:57

夏至已至,三伏临近,冬病夏治有哪此常用的方式
冬病夏治,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养生疗法,是根据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“长夏胜冬”,以及阴阳五行相克关系发展而来的,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。“冬病”,并不仅仅指在冬季发生的疾病,而是……
阅读:20 次发布时间:2023/7/20 21:49:28

夏乏困顿,再累都睡不着的失眠人群,其实可以这么做
夏季高温来袭,尤其是午后天气炎热,环境温度高,人的血管往往容易扩张,这导致血液大量集中在皮肤,人体血液分配不均,导致大脑供血量减少,故此人们会提不起精神,容易昏昏欲睡。一般这时候只要中午适当地午睡半小时左……
阅读:18 次发布时间:2023/7/20 21:49:28

夏季如何养生,养生重点是什么?做好这两点,炎夏也不用怕!
夏季,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,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增强的时期,可一旦阳气过盛,人体五脏六腑的内火过旺,就容易烦躁、发火、口腔溃疡、口臭、咽喉肿痛、胸闷、心悸、失眠等,甚至引发各种更为严重的疾病。那么我们……
阅读:18 次发布时间:2023/6/20 21:29:35

立夏养心:立夏已至,这份养“心”攻略助您平安入夏!
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也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告别春天,即将迎接夏天的到来,因此立夏又称“春尽日”。中医认为,夏属火,火气通于心。所以,立夏后对于心的养护尤为关键。此时阳气盛且外发,伏阴在内……
阅读:31 次发布时间:2023/5/6 21:10:42